2022年11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发布时间: 2022-12-07
字号: 小
中
大
一、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要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加强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把更多重要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健全合作机制平台,扩大国际重要湿地规模。要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发挥湿地功能,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
二、王毅会见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
1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视频会见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王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强调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保持了中国外交大政方针的稳定性。我们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断深化同联合国合作,为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作出更大贡献。克勒希祝贺中共二十大成功召开,表示联合国期待同中方加强合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取得成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也十分期待同中方在水资源利用管理方面加强合作,帮助脆弱国家应对挑战。感谢中方为此采取的积极姿态和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祝贺中方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主席国所做的富有成效工作,愿支持中方努力,推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双方还就安理会改革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三、李克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金边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李克强表示,世界经济金融高度融合,面对当前诸多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形成合力,维护世界经济稳定,防止陷入衰退。这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方愿继续参与G20缓债倡议。中国与基金组织保持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希望基金组织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完善主权债务协调的国际机制,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许多新挑战和不确定性。中方应对疫情之初宏观经济政策预留工具是正确之举,注意到近期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合理有效的。基金组织与中方关系良好,愿继续同中方加强合作。
四、联合国:世界人口达到80亿
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由于预期寿命和育龄人口增加,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至85亿左右,2050年达到97亿,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不过,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2020年的一项研究推算,全球人口2064年将达到峰值,但到不了100亿,到2100年将减少至88亿。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印度预计最早于2023年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并在2050年达到17亿。
五、两位中方候选人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法官
11月15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法官选举。经联合国内部司法理事会推荐,来自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高晓力、孙祥壮分别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联合国争议法庭法官。高晓力的任期为2022年11月15日至2026年6月30日,孙祥壮的任期为2023年7月1日至2030年6月30日。联合国上诉法庭共有7名法官,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办公。争议法庭共有9名法官,分别在纽约、日内瓦和内罗毕办公。这两个法庭是联合国内部司法系统的重要机构,为维护联合国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促进联合国系统在法治基础上有效运转发挥重要作用。这是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设立以来,中国候选人首次当选。
六、古特雷斯:现在就共同行动起来,防止明年发生“严重的粮食灾难”
11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表示,如果不采取协调行动,今年的“粮食负担能力危机”可能会在2023年变成严重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他再强调须根据黑海谷物倡议从乌克兰出口重要的粮食,并从俄罗斯出口化肥。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受到新冠疫情、复苏资源不平等和气候危机的打击,缺乏财政资源来帮助其人民应对加速上涨的粮食和化肥价格。他呼吁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旨在通过重新分配特别提款权这一补充性外汇储备资产,为这些国家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向陷入困境的中等收入国家提供优惠融资;以及提供有效的债务减免和债务重组机制。
七、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应该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我们要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我们要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我们要推动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我们要继续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粮食、能源安全是全球发展领域最紧迫的挑战。二十国集团应该在生产、收储、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支持。中方在二十国集团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期待同各方深化合作。
八、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者。要实现世界和平,《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必须重视。当前全球发展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受到严重冲击。中方愿同联合国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古特雷斯再次祝贺习近平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他表示,联合国高度赞赏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契合,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方面,中国所作努力无可比拟。联合国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必须得到尊重。联合国愿同中国继续密切合作,期待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更重要作用。
九、古特雷斯呼吁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开放、自由、包容和安全的数字未来
11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有关数字转型的会议上发言,呼吁各国支持他提出的《全球数字契约》,以确保数字时代的安全、包容和变革。他表示,这份数字契约将由各国政府在2024年的联合国未来峰会上商定,并听取技术公司、民间社会、学术界和其他方面的意见。提出《全球数字契约》主要为了实现以下三个目标:首先,让30亿不能上网的群体获得普遍连接。第二,一个以人为本的数字空间必须保护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以及在线自主权和隐私权。第三,数据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尚未开发的潜力。数字契约可以侧重于政府与科技公司和其他机构合作,促进安全和负责任地使用数据的方式。
十、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
11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加时一天一夜后,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大会就《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其中,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成为一大亮点。本次大会在发展中国家高度关切的适应、资金及损失与损害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然而,在这次大会上,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上态度消极。发达国家之前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仍未兑现,也没有就适应资金翻倍作出明确的出资安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