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启动提升妇女和女孩权利的全球计划
3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启动了一项旨在提升妇女和女孩权利的全球计划。该计划致力于把妇女和女孩的需求和利益置于联合国工作的核心优先位置,并通过支持政策制定、增加领导岗位女性比例等措施,推进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古特雷斯说,从贫困和饥饿,到气候灾难、战争以及恐怖主义,我们面临的全球危机对妇女和女孩的打击最为严重,需要消除根深蒂固的偏见、消除实现男女平等的障碍。古特雷斯强调了投资于妇女和女孩的三个优先行动领域,第一步是紧急增加负担得起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融资;第二步是要求各国政府优先保障妇女和女孩的平等;第三步是增加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人数。
二、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须通过集体行动解决人类发展不均衡问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3月13日发布的2023年至2024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不均衡的发展正在让最贫困的群体进一步掉队,这种现象必须通过集体行动加以解决。这份主题为“打破僵局:重塑两极分化世界中的合作”的报告说,报告期内人类发展指数在全球层面实现了局部反弹,但这种反弹既不完整,也不平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不断升级的武装冲突和创纪录的气候冲击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他强调,解决全球问题的途径是重塑合作、团结一致,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三、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新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3月19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的纪录再次被打破,有些纪录甚至被大幅刷新,而且相应的变化还在加速产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此称之为地球发出的“求救信号”,并呼吁各国领导人立即采取行动,为人类和地球筑起最后的生命线。古特雷斯表示,最新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展现出一个处在崩溃边缘的地球,化石燃料的污染让气候混乱达到了“爆表”的水平。
四、联大通过首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全球决议
3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首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全球决议,呼吁推动开发“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就监管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通过决议,因此该决议也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决议强调需要制定人工智能系统标准,以促进数字化转型及公平获取人工智能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弥合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人工智能鸿沟和其他数字鸿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应对其他共同的全球挑战。决议鼓励联合国会员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制定和支持有利于开发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系统的监管和治理办法及框架,敦促会员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采取行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并向其提供援助。
五、联合国报告:水资源危机威胁世界和平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当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联合国水机制发布《2024年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水资源紧张局势正加剧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为了维护和平,各国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报告指出,水资源短缺的首要影响是导致生活条件恶化,影响粮食安全和加剧健康风险。据报告介绍,非洲仍然特别容易受到水资源相关的国家间紧张局势影响。在此背景下,跨境水资源管理合作可以成为维护和平的有力杠杆。通过为各方定期对话创造条件并建立必要法律框架,这种合作有望解决大多数涉及水资源的争端,从而防止更广泛冲突的出现或加剧。
六、李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李强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增强,实现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促进同各方的互利共赢。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基金组织不赞成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开放,提升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七、李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会见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李强表示,中方愿同世行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作出积极贡献。中方支持世行改革议程,希望世行将发展置于改革的中心位置,提升发展中国家应有的代表性,在全球治理中更有效发挥作用。李强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我们愿同各国加强合作,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彭安杰表示中国是世行同世界各国合作的典范,世行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在卫生医疗、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
八、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斋月期间加沙立即停火
联合国安理会25日通过第2728号决议,要求斋月期间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停火。这是自去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安理会首次通过要求加沙地带立即停火的决议。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安理会成员在当天的投票中对该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美国投了弃权票。决议还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并确保对他们的人道主义准入,以满足其医疗和其他人道需求,要求各方恪守国际法规定的相关义务。决议强调,亟需向整个加沙地带扩大人道主义援助、加大对平民的保护力度。决议要求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安理会相关决议,清除向加沙地带大规模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一切障碍。
九、联合国报告:2022年全球食物浪费超10亿吨
3月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的最新食物浪费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浪费了10.5亿吨食物,食物浪费和损失令人担忧。报告说,食物浪费并不是仅仅出现在那些富裕国家,实际上无论收入水平高低,食物浪费程度都相当严重,发生在家庭中的食物浪费情况尤其严重。报告数据显示,食物损失和浪费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年度排放量的8%至10%,是航空业排放量的5倍。报告建议制定政策,在各个层面解决食物浪费问题,并将其纳入应对污染、气候变化和栖息地丧失的国家行动计划。
十、赵乐际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3月28日上午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团结协作,共迎挑战,携手开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瑙鲁总统阿迪昂、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柬埔寨国王顾问团主席洪森、俄罗斯副总理奥韦尔丘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长高金洪、论坛理事长潘基文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界、工商界和智库学者代表参加。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动力。各方高度评价中方提出和践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系列全球倡议,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加强团结协作,为完善全球治理、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