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要闻摘编

发布时间: 2024-07-10

字号:


  一、喀麦隆前总理菲勒蒙·扬当选第79届联大主席
  6月6日,联合国大会选举喀麦隆前总理菲勒蒙·扬为第79届联大主席。菲勒蒙在当选后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维护和捍卫多边主义,并承诺在任期内严格遵循多边主义原则和精神,全心全意为会员国和其他伙伴服务。菲勒蒙呼吁各国“以团结的精神”应对各种威胁与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制止战争和冲突。他表示,要为可持续发展、共享繁荣、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采取行动,以确保当前和子孙后代的福祉,“让所有人享有尊严”。菲勒蒙将于今年9月就任第79届联大主席,接替第78届联大主席弗朗西斯,任期一年。菲勒蒙现年76岁, 2009年6月至2019年1月担任喀麦隆总理。
  二、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决议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突出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并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中国鼓励各方根据联大决议规定,举行丰富多彩的国际日庆祝活动,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
  三、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
  6 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735号决议,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全面和彻底”停火,以尽早结束已持续8个月的巴以冲突。该决议获得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4个国家支持,俄罗斯弃权。决议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毫不拖延、毫无条件地”全面落实决议。决议提出分三阶段实现加沙地带全面停火的方案。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立即、全面、彻底停火,释放包括妇女、老人和伤员在内的被扣押人员,归还部分死亡的被扣押人员遗体,以及交换被扣押的巴勒斯坦人”,同时,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地带“人口密集地区”,让巴勒斯坦人返回包括北部地区在内的加沙地带各地,并安全有效地大规模分发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根据决议,第二阶段将实现永久停火,“以换取所有仍在加沙地带的被扣押人员获释,以色列军队全面撤出加沙地带”。第三阶段将开始“加沙地带大规模多年重建计划”,并归还仍在加沙地带的所有死亡的被扣押人员遗体。决议说,如果第一阶段的谈判超过6周,停火将持续,直至谈判结束。决议强调,安理会拒绝任何对加沙地带进行人口或领土改变的企图,同时重申对“两国方案”愿景的坚定承诺。
  四、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举行外长对话会
  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出席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金砖+”)。金砖10国同泰国、老挝、越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土耳其、毛里塔尼亚、古巴、委内瑞拉、巴林等12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重要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王毅表示,“金砖+”是金砖国家面向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对话平台,已成为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王毅就发展中国家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提出三点看法。第一,维护普遍安全,携手应对挑战。第二,坚持发展优先,汇聚进步合力。第三,坚持公平正义,完善全球治理。与会各方高度评价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的重要战略意义,认为“金砖+”模式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增强“全球南方”的影响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五、世行上调2024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6月11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4.8%,较今年1月发布的上期预测值高出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指出,出口增长将提振中国经济增速。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底也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较前期预估提升0.4个百分点。此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分别为4.1%和4.5%。世界银行的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6%,较今年1月的预期值上调0.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还估计2025年和2026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均为2.7%,大幅低于新冠疫情之前10年内全球经济年均3.1%的增速。
  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年来,秉持共同繁荣的宗旨,积极促进南南合作,倡导南北对话,推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为全球贸易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准正确方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积极扩大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加强贸易、投资、发展合作,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美好未来。
  七、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创历史新高
  6月13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2024年全球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5月,全球被迫流离失所总人数增至1.2亿,再创历史新高。 报告说,全球流离失所人数已连续12年增长,导致最新统计数字创历史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苏丹的持续冲突。截至2023年底,共有1080万苏丹人背井离乡。 报告强调,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估计,截至2023年底,加沙地带多达170万人因新一轮巴以冲突而流离失所,约占当地人口的75%。此外,叙利亚危机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流离失所危机,该国共有138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 报告显示,全球难民和其他需要国际保护的人数已攀升至4340万人。绝大多数难民被邻国接收,其中75%居住在中低收入国家。
  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失学和教育不足致世界年损失10万亿美元
  针对全球有2.5亿少年儿童失学的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月17日发布报告说,失学和教育不足使全球经济受到巨大损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呼吁各会员国尽快采取应对措施。这份名为《不作为的代价:儿童和青少年失学造成的个人、财政、社会损失》的报告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2030年前,失学和教育不足问题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预计达每年10万亿美元。报告估计,只要将过早辍学或缺乏基本技能的年轻人比例降低10%,一个国家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会提高1%至2%。阿祖莱表示,这份报告要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教育是一项战略性投资,是对个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最佳投资之一。
  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正式启动
  6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正式启动。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设立的区域中心之一,旨在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亚太地区经济体的交流与合作,就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国家关注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为区域内经济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支持,维护全球和区域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的工作,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深入地理解成员国的观点,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十、李强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6月2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大连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李强指出,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中国新产业的快速兴起,顺应了全球科技革命、绿色发展的大势,根植于自身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多样化应用场景等独特比较优势,彰显了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新产业新动能快速成长,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各国企业创造了更大合作空间。我们要始终把握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方向,开辟未来经济发展的广阔蓝海,共同打造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注重固本培元,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打好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特征、中国的国情特点及各个地方的优势特色结合起来,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发挥应用场景优势、注重运用市场力量等关键环节下功夫,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成长。波兰总统杜达、越南总理范明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各界代表出席开幕式。
返回列表